2016年4月23日 星期六

濕疹敏感皮膚可考慮非堅果油作皂【 蜂蠟入皂】

  這次打皂是為一位小朋友而做,他自嬰兒時期已經患有嚴重的濕疹,很多年以來,都是看醫生塗藥膏,可是情況時好時壞,控制不了。醫生說他對堅果敏感,所以不可食用或接觸,當我要考慮用甚麼油來為他作手工皂時,的確花了一番功夫。由於不知道他對堅果敏感有多嚴重,怕會用錯油,於是要避開很多較常用的油品。我參考了很多資料,這個網站是比較保險和詳盡的。有時候,若是體質屬於敏感人士,也不一定暸解自己對什麼東西敏感,所以避開堅果類油品,可減低過敏風險。

  因為大部份濕疹患者皮膚都很乾燥,我希望可用一些較滋潤的油。最終,我選了酪梨油和橄欖油,還有蜂蠟用以補救皂的硬度不足,但控制在2%內;然後是考慮用精油,在精油入皂的問題,我還未掌握得很好,那種精油可以經歷强鹼的洗禮,仍然能夠留下或脫變出怡人味道。我手上有的選擇不多,於是選了重低音岩蘭草,配薰衣草和輕量級的甜橙,用的比例也相對低。

  打皂時,攪拌了5分鐘已開始 light trace, 或者是有蜂蠟的原故,我怕出現假 trace 以至攪拌不足而失敗,所以多攪幾分鐘才加入精油;加入後再攪拌多5分鐘才入模。

  晾皂六星期後,皂體比想像中硬,可惜並不耐洗,濕水後很快變軟,可能與軟油比例高有關,不過洗感不錯,很容易起泡。香味方面,大約只有岩蘭草可經得起强鹼考驗,其他薰衣草和甜橙都已不知跑到那裏去。下次可試岩蘭草配其他精油,看看能否讓岩蘭草那份煙燻味調低,使得更柔和。

  在試用約一星期後,濕疹泛紅和破損的皮膚明顯乾燥了,有開始慢慢收復起來的跡象,如果可於洗澡後再塗一些天然非堅果油脂,以補充皮膚上的水份,濕疹會較不易痕癢,使之再被抓損,病情較易控制。





2016年4月20日 星期三

初次用花蠟入皂

第一次試家事皂後,很想再試打沖涼手工皂。
今次是跟書本上的配方,總共用了六種油品,比上次復雜,最煩復是量油,又有硬油和軟油,只是預備油品已花了很多時間。但吸收了上次等鹼水降溫的經驗,我在處理油品前,先溶好鹼水備用。

香味方面,我分別試用了香精和花蠟。花蠟入皂很少網上相關資料,所以都抱著實驗性質,也祈望花蠟的味道能夠保留在手工皂中;另一方面,試用香精是因上次使用精油後,香味不能持久,於是試一下香精的力量。

混和好了鹼和油後,將皂分成兩份,一份放入先行溶好的花蠟,加入後,很快起了粒粒,可能是花蠟溶點較高,倒入35°C的皂會凝結成一粒粒,但香味不算明顯,可能是比例較低。下次可考慮跟油品一齊溶,效果會好些。

另一盆加入白茶與薑香精,只用不足1%, 但香味已經很明顯,果然很厲害。
晾皂一個月後,花蠟香味已消失掉,並没有其他不好的氣味;香精一盆仍然留有輕輕的香味,但應該在使用時不會太感受到。
由於花蠟的成本並不便宜,所以把花蠟留來作香膏會較好,而且不會浪費其獨特香氣。



這個是加入花蠟,看到有粒粒在皂表面

這個加入香精,很滑滑的樣子







入門家事皂

    上完打皂的課堂後四個月,一直都提不起興趣自己在家做,直至看了一些有關手工皂的書後,發現冷製皂的世界是那麼廣闊,原來很多想到或想不到的東西都可以入皂,使我很好奇,於是決定一試。為了減低材料的成本和技巧難度,我選了家事皂,100%椰子油及家中已有的茶籽粉,更預留了牛奶盒作皂模減低成本。

    由於只用單一種油,所以很容易就準備好適當油溫度的油;反之鹼水的溫度較難控制,要用坐冷水幫助加速降溫。反覆量溫後,終於可混合鹼水與油,打皂時間不到二十分鐘,便有少許trace, 很快便可以把茶籽粉和精油加入和及入模。因為一直都認為手工皂需要保溫,於是,我在入模後把模放入紙盒內,更把蓋蓋上。由於心怕失敗,因此常把蓋打開查看,差不多每半小時打開一次,若一個半小時後,發現皂面有裂痕,摸上去有點熱,很擔心是否出了問題; 後來才知道100%椰子油是會很易有火山爆發的情況出現,更不用保溫。而且皂會很快變得很硬,很快就可以脫模,所以我於四個半小時後便能脫模。就這樣還算順利的情況下成功在家打皂。
   
    晾皂過程中,我感到精油的味道已大大減少了,可能是已經揮發掉了,因此我對於手工皂用精油與保留香味與效用一直有所保留。

    自此我才發覺手工皂的學問很多,在網上交流可以吸收到很多,所以我才開始寫網誌,希望能分享自己的經驗,也想藉此與更多網友交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