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開始學做手工皂時,已經接觸過阿勒坡皂,知道是一個很好用的皂,對皮膚非常好,而且價格並不便宜。所以自己懂得製作手工皂以後一直都很想做這種歷史悠久的手工皂,於是到處搜集資料,找尋配方和操作上會遇到的問題,希望自己在製作時減少失誤,因為月桂果油價格較高,不想有失及浪費。
第一次作此皂,我選定了18%月桂果油和82%橄欖油,使用兩倍水,選此配方的原因是發覺到再多的月桂果油也不會太影響到滋潤度;橄欖油方面,我擔心特醇橄欖油會令鹼糊速trace,所以使用了50%精煉橄欖油,希望減慢trace時間。
另一方面,第一次打冷油冷鹼,試一下不熱油,以減慢trace時間和保留油品的營養,油鹼混合時,油溫只是29°C, 鹼水溫度是33°C。
沒想到卻初次嘗試到手打約45分鐘也沒有一點trace的跡象,當然我並不是連續攪拌,而是打了半小時後,休息了一會再打15分鐘。看見時間已過了差不多一小時,於是我第一次找小幫手(電動攪拌器)去打,就此分段地再打了約15分鐘,終於開始trace了。
入模溫度約32°C。並沒放入箱內保溫,只用毛巾蓋上,因為圓型筒太高,不能入箱。第二天皂的顏色從深色變得淺色了,但皂身仍很軟,不宜脫模。使用兩倍水也沒有令皂身流汗,也可能是冷油冷鹼,入模後並沒有升溫的過程,因而皂身一點水也沒有,所以外觀保持得不錯。
這次我也嘗試了soap queen 介紹避免白粉方法,在鹼糊噴上酒精,暫時看到,在脫模一星期至今仍沒有白粉生出來,大家都可以一試,詳情可在連結找到。
最後在五天後脫模,皂身表面頗硬,即時切皂,但皂中心較軟,所以隔天才蓋皂章;測試酸鹼度已是8,還不錯。我打算晾皂數月至一年作比較看看成果有何分別,因為聽說阿勒坡皂要晾皂一年,而且越陳年越好洗。
下次會再嘗試阿勒坡皂的其他配方作實驗比較,再向與各位分享。
月桂果油含有少量沉澱物,需要過濾出來 |
油鹼混合後 |
五天後才脫模切皂,隔天蓋章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